父亲节

排队堪比喜茶?我们挖了挖这家“丧茶”快闪店背后的料

2017-04-28 20:52:47
0 0

这场吹着“丧文化”风的事件营销背后,还有哪些料?

wanyi-201704282

文|麦迪逊邦编辑部

“你的人生就是个乌龙玛奇朵”

“加油你是最胖的红茶拿铁”

“加班不止加薪无望绿茶”……

虽然这不是一篇负能量文章,但你却不能抵挡这家名为“丧茶”菜单上迎面而来的一股丧风。如果说它的出现是为了怼喜茶而生,然而今天,这家满满负能量的奶茶店,居然真的——开!业!了!

据悉,这家丧茶店继上午开业后,不到中午就已经售罄,下午2点左右又继续增加供应又再度脱销,现场更是涌现一波堪比喜茶更惊人的排队场面,而饿了么的线上外卖订单也同样被刷爆了,最后不得不调整为店面“休息中”。

wanyi-201704283

据了解,原来这是饿了么联手网易新闻客户端的协力之作,将网民的脑洞创意想法得以实现,于是就诞生了这家只开4天的“丧茶”快闪奶茶店。

瞬间如此火爆的丧茶,自然引发各媒体和网民的关注热议,与此同时,广告圈内对于丧茶现象的好奇声音也开始出现。同样也抱着一颗好奇心,麦迪逊邦特意联系上此次事件的广告代理公司有门互动(neone),并与负责此次的项目有门互动联合创始人任轩宁(Alex)聊了聊。

其实“丧茶”这个想法早在今年3月就在网民社会化平台上流传,其创意源自部分网民的恶搞想法。对此,任选宁坦然表示“丧茶”的灵感来源就是来自网络,这次事件是品牌将网民创意落地的一件很好范例,在网民的创意构想中找到灵感、饿了么负责整个线上线下的销售购买以及线下执行等多方面、网易新闻客户端负责媒体传播,而有门在其中扮演的则是“媒人”兼创意策划的角色,实现品牌与网民“共创”。

同时他们在策划本次事件时,也充分考虑到法律版权,在“丧茶”事件营销出街前已经获得“丧茶”注册商标所有人的授权。

wanyi-201704281

丧茶店面效果图

那为什么是饿了么和网易新闻一起合作打造现实版“丧茶”?对于这个问题,任轩宁解释其实最初他们看到“丧茶”这个段子的时候就很想把它落地,而网易又是长期和他们合作事件营销的品牌方,在整合资源的时候发现饿了么很适合本次合作,结果在沟通时正好发现对方也正准备做这件事,但受限于媒体资源而迟迟没落地。多方沟通后,发现彼此资源互补,一拍即合。

“我们也找到了对的合作伙伴,大家在资源上进行互补,而我们从中做了很多协调工作。”他补充道。

wangyi-20170428-1

饿了么的丧茶页面&丧茶店内的菜单

这家“丧茶”店是临时找的店面吗?对于这个有点“八卦”的问题,任轩宁笑道,这家店事实上一家只开业4天的快闪店,而店面也是饿了么总部楼下的一家奶茶店,他们将它重新包装成了“丧茶”快闪店,店内的人员都是原来奶茶店的店员。“对我们来说挑战最大的还是时间,时间真的很紧……”回想到项目创想到最后沟通执行仅在一个月时间,任轩宁还自嘲道其中还要扣除休假以及其他项目的完结时间,真正给他们其实只有2周左右时间,而“丧茶”快闪店的第一天运营更是忙碌。

 006yk21nly1ff1j7orkngg30hs0vealg 006yk21nly1ff1j8b55nhg30hs0vegpz

“丧茶”动态海报

网络留意到“丧茶”快闪店的人一定会留意到店门口那只有点“熟脸”的羊驼人偶,这不就是网易新闻客户端的野生内容官——王三三。通过本次电话采访,麦迪逊邦也了解到本次快闪店其实也是网易新闻客户端推广吉祥物形象王三三的一次尝试;而对于另一个合作品牌方饿了么而言,更是对网生内容实体化的一次试水,成为未来与品牌合作快闪热店提供市场经验。饿了么品牌总监邬宋钱也向麦迪逊邦透露到,希望能将“丧茶”变成一个长线的项目,持续产出新鲜内容。未来不论是在内容包装上、落地执行还是后续传播,对饿了么而言都是一次挑战。

006yk21nly1ff2brssjzhj30zk0zk787

丧茶店门口的网易王三三

对于这忙碌的一天,具体效果又是如何?后续还会做哪些调整?任轩宁表示具体数据还没出来,但表示上午和下午的产品都很快卖光,饿了么上的订单页面上也刷爆,甚至连“帮买帮送”页面都挤不进去。看到如此火爆的效果,作为策划方任轩宁也万万没想到,为了防止购买人数过多带来的问题,未来3天他们会在流程上做进一步把控,并透露后续可能会优先考虑到现场排队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不知道,以上这些回答是否能满足各位看官的好奇心。明显这次网生共创的营销已经吸引不少圈内外人士的关注,但活动仍在继续,后续品牌方和代理方还需要承担许多变数压力,比如:网络舆论变化、线上订购体验、线下消费体验等等影响,是否真正成为一次尽善尽美的营销,可能需要再过几天才能知道。

随着消费升级,越来越多主打品质消费的网红店受到热捧,健康、品质、积极、有态度的主流精神通过各类传播平台充斥人们的耳目,似乎是一种反作用效果,与这类积极态度相反的略带自嘲“丧文化”成为一道泥石流,契合了快节奏都市生活下需要释放压力的特殊心理。当互联网成为丧文化情绪的宣泄出口,随之而来的丧文化延伸物品也成为年轻人群社交热议的对象。而如何抓住这种热点,成为品牌贴近消费者的粘合剂,成为部分大胆品牌正在考虑甚至正在尝试的方向。当然,如何把控好丧文化的“度”,也成为品牌和代理方需要慎重注意的点。

今天,你被丧文化“撞”了一下腰吗?

本文为麦迪逊邦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相关推荐换一批

  • loading...

  1. 下次自动登录

    注册

    第三方登录

  2. 下次自动登录

    注册

    第三方登录

注册

已有账户?立即登录

第三方登录

忘记密码

第三方登录

忘记密码